te
览潮网> 原创> 【高原上的扶贫曲】玉树通信大跨越 电信人架信息天路

【高原上的扶贫曲】玉树通信大跨越 电信人架信息天路

览潮网 9月28日讯(记者  林琳)沿着巴曲河进入玉树市区,230多户红顶黄墙、独门独院的民居村落映入眼帘,这是距离玉树市3公里的禅古村。走进村民巴桑扎西家,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扎着辫子的女儿才卓玛正兴致勃勃地通过IPTV观看《猫和老鼠》,巴桑扎西告诉记者:“孩子喜欢从IPTV上选动画片看,震后重建后,家里就用上了光网,上网很方便!”禅古村是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也是震后重建第一村。地震前,禅古村的村民们零散居住在山上,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推进;地震后,作为第一批灾后重建项目,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据中国电信玉树公司网运部主任李石峰介绍,在2013年震后重建中,在还是3G和ADSL占主流的那个年代,禅古村就直接是4G进村、光纤入户了,开了约240个端口。”

 

图为禅古村的才卓玛正兴致勃勃地通过IPTV观看《猫和老鼠》。

禅古村只是玉树重建的一个缩影。自古以来,玉树就是唐蕃古道上的贸易重镇,现在作为青藏高原最年轻的城市,有漂亮的藏式民居、坚固的学校校舍、设施一流的医院,以及四通八达的基础网络设施,高质量的基础网络建设让村民们走进了信息生活的新时代,各族人民最灿烂的笑脸就是对“玉树重建跨越20年”的最好写照。

争分夺秒,抢通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在7.1级强烈地震中遭受重创,波及范围3.58万平方公里,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受灾人口24.68万……说起当年的情况,李石峰依然心有余悸:“当时我在治多县工作,只觉得地动山摇,眼前一黑!从屋里跑出来,第一件事就看线路通不通,网络早一秒通能多救几个人。”

震后一片废墟中,亲历者们说起吃干粮、住板房、半年洗不上澡等事情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当时有没有吃的有没有住的都顾不上,当时大家都着急打电话,啥也不想,我们就想着赶快抢修通信。”43岁的中国电信玉树分公司员工李生明说起当时的情况:“那段时间真苦,干起活来都忘记了时间,饿了啃些干粮,累了就倒下休息,经常一干就是一天一夜。全部心思都在‘抢修’。”

铆足了劲的中国电信人攻坚克难,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自然抗争,与毅力较量”的震后抢险救中创下“12个第一”:第一个派出通信抢险队伍、第一个恢复玉树机场移动通信、第一个全面恢复县城灾区通信、第一个实现地震灾区玉树机场沿线信号的全覆盖、第一家向灾区人民传送关爱短信的通信运营商、第一家为群众寻亲提供帮助的通信运营商、第一家为指挥抢险救灾提供实时监控系统的通信运营商、第一时间传送震后灾区实景照片的通信运营商、第一家为受灾群众提供欠费不停机帮助的通信运营商、第一家向灾区群众提供正常通信业务的通信运营商、第一家恢复玉树县乡村固定电话通信的运营商、第一家实现移动通信全面恢复的运营商。

说起这“12项第一”,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的中国电信玉树公司总经理布才仁表示:“这就是电信人的速度与担当!”

跨越20年,焕新颜!

2011年,中国电信成为青海省第一家启动玉树重建工作的单位,并在灾后通信重建中再次创造了多项第一:

5月9日,率先建成玉树“过渡机房”,5月11日,玉树通信枢纽楼正式奠基,成为全省第一家开工建设灾后通信枢纽楼的通信企业;

2012年7月6日,玉树通信枢纽楼成功封顶;

2013年1月6日,率先对玉树通信枢纽楼核心机房进行搬迁和割接,1月22日,通信枢纽楼正式投入运行,率先实现应急通信到正常通信的重大转变。

“玉树重建开创了历史上海拔最高的灾后重建!”放眼今日玉树,雪域高原焕发出别样生机。重建十年来,通信基础设施、FTTH光网、无线网络、传输环网等建设日新月异;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应用的搭建更上一层楼:2010年FTTH分光器端口仅为8164个,2020年建设端口72838个。地震前基站仅为41个,目前增至804个。如今,玉树已经实现全州乡镇以上光网全覆盖,无线网络覆盖全州46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而最潮的5G智能生活也走进4000米高原,目前建设42个5G基站,发展5G用户约2.5万户。正如中国电信玉树分公司副总经理昂文拉毛所说,如今的玉树,通信基础设施已经实现了跨越20年的跃升,在青海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为了更好的服务偏远地区的村民和牧民,中国电信人将网络建设延伸到了高山深谷、草原雪山……2018年11月底,治加村这个国家级贫困村,率先成为治多县第一个建成4G基站、唯一实现网络的贫困村,治加村妇联主任色尕表示:“村里还没用上自来水,中国电信先给村里送来电话信号!”2019年1月,称多县革新村的牧民们迎来了全新的通信时代,中国电信给革新村配置的ipstar卫星采用了KA+KU复合传输技术及频率多重覆用技术,当革新村的牧民扎吉拨通第一通电话时,他眼里满满都是对中国电信的认可。在囊谦县着晓乡巴尕村,建档立卡户扎西才旺指着对面山上的“小黑点”告诉记者:“那是电信的基站,我们这两年也通了网络!”放眼望去,他家三五公里内只有连绵的草甸而无别的人家。

网络基站、信息服务从城市延伸向广大牧区,真正让广大牧民们“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连上智慧网改变了他们传统的沟通方式,“打电话、上网、看视频”让牧民们共享信息生活的新时代。

4000米高原,我们在!

重建十年,玉树的信息化建设成绩亮眼。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正是一批又一批坚守高原的电信人,克服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环境特殊、交通不便、异地分居等重重困难,默默奉献坚守在高原通信建设的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电信人的初心与担当,积极履行央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国电信玉树分公司先后被国务院、中共青海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玉树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位于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这里雪峰林立,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60%,年平均气温为零下0.8摄氏度,每年的黄金有效施工期只有5个月,且又属于“三区三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的难度、强度超乎想象。

高原缺氧,引发的头疼、失眠等困扰,成为日常。“睡不着,凌晨4点多才打了个盹。”治多县治加村驻村第一书记童成景,虽然来玉树好几年了,但高反带来的失眠却一直困扰着他,这位中国电信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睡了三四个小时又开始了一天忙碌的扶贫工作。这一情况并非个例,不少玉树人都面临头晕、失眠问题带来的各种不适,如中国电信治多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启明,这几年的高原生活让他感叹“在高原,脑子反应都变慢了,看文件都比以前吃力。”

“不好找对象” 和“异地分居”的苦恼,激励着电信人站好高原这班岗。因为高原环境艰苦,不少30多岁的年轻人都面临“找对象难”这个问题,因此治多分公司党支部副书雷有存和丈夫朵当知才让,在4200米的治多县相识、相知、相爱,让身边的不少单身汉羡慕不已。而成家的电信人只身上高原的也不是少数,如童成景孩子一岁三个月,却只见了五次面。今年6月孩子才出生的新手“奶爸”的李启明,只在孩子出生的时候请了陪产假,说起孩子他表示“想啊,特别想”,但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表示“工作放不下、走不开。”

野外作业,常有野兽出没,也挡不住电信人的脚步。用当地人的话说,“玉树,一年只有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每年只有5个月有效施工期,各项建设必须只争朝夕。地广人稀,多日野外作业,不仅风餐露宿,而且极易遇到狼群、棕熊等野兽袭击……因此,学会野外避险,也是高原电信人的一项“必修课。

这一路走来,“做好本职工作,保障通信网络”是基层电信人说得最多的话,雷有存这位怀有5个月身孕的准妈妈,依然坚守在海拔4200米的治多县,只因“放不下手里的工作”。“放不下”让很多电信人选择了坚守高原,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一个个忙而坚定的身影、一张张疲惫却坚毅的面孔,汇聚着强大的力量,正是对岗位工作的那份坚持与执着,对广大牧民的那份热情与真情,让他们义无反顾地扎根在了高原。

转瞬10年,玉树凤凰涅槃,实现“跨越20年”;10年通信大发展,城市到乡村“通话、上网”,共享信息生活的精彩;10年巨变,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不变。扎根玉树、建设玉树,中国电信人“守初心、担使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以“千磨万击还坚韧”的韧性,为这片雪域高原架设起了“信息天路”,为三江源头的百姓们创造更加美好的信息生活。

更多科技生活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晓说通信”(ID:txxxbwz)

0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