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览潮网> 观点>大咖说> 儿童节,“童话大王”郑渊洁讲了三个故事

儿童节,“童话大王”郑渊洁讲了三个故事

1

坐在北京CBD的咖啡馆里,62岁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一头光亮,讲起话来跟他在微博上一个样,直接,而不失智慧。坐拥646万粉丝,什么事经过他的嘴巴一讲,都成了有滋有味的故事。你不知道是因为写童话让他保持年轻,还是那颗锃亮的脑袋从年轻时就聪明到了极致。

“人生的路不能拿腿走”

对于郑渊洁来说,人生最重大的决定是1985年创办杂志《童话大王》,作者只有他一个人,一写,32年。他创造了一个人写一本杂志30多年的世界纪录,这个纪录还在继续。

这个小学四年级就辍学的石家庄人,服过兵役,修过飞机,当过工人。1978年,郑渊洁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小消息,国家要施行计划生育,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郑渊洁想:3个孩子的时候,父母买1本书轮着看,如果只能生1个孩子,对孩子的投入会更大,可能就得买30本书。

那一刻,他决定写童话。

郑渊洁写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首寓言诗,叫《小壁虎的故事》,发表在《向阳花》杂志上。仅仅过了3年,到1981年,他就创作出影响一代中国人的童话形象: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70、80甚至90一代的童年,整个夏天,他们趴在凉席上,啃着西瓜,吹着风扇,跟着这些童话人物飞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探险。

 

2

图2 舒克和贝塔

上世纪80年代初,郑渊洁的家里堆满了全国各地飞来的信件,一麻袋一麻袋来不及拆。28岁的时候,他踌躇满志,写下“三十而立还差两年,不努力???”,将三个“大问号”贴在写字台前鞭策自己。1984年,29岁的郑渊洁已经同时在16个不同的报刊杂志上写童话连载,一个月要写十几万字。

然而郑渊洁家庭的经济状况并没有丝毫改善。他们仍然住在工厂的筒子楼里,他清晰记得儿子跌跌撞撞学走路时,楼道两旁都是高压锅、煤气灶。这个场景给了他很大的刺激。“是我不够勤奋吗?是读者不喜欢我的童话吗?都不是。即使杂志因为刊登了我的作品而增长了10万订阅量,即使读者订阅这本杂志只为看我的童话连载,稿费依然是一千字两块钱。”

 

3

图3 郑渊洁和儿子郑亚旗在一起

郑渊洁打电话给杂志主编,要求涨稿费。在那个年代,文化人“谈钱”似乎是件“丢脸”的事,从来没有作者提出这样的要求。郑渊洁被断然拒绝。

“为什么不创办一本杂志,只登我一个人的童话?”读者只需订一份杂志就可以看到郑渊洁所有的童话,出版商可以有可观的发行量,自己的报酬也可以大幅提高。但在寻找出版商的过程中,这个想法四处碰壁,没有人相信他一个人可以包办一本杂志。郑渊洁被11家出版单位拒绝了。

直到在父亲的老家山西遇到自己的“贵人”,郑渊洁说服共青团山西省委,同意创办郑渊洁童话专刊《童话大王》。1985年5月10日,第一期《童话大王》出刊。

 

4

图4 《童话大王》创刊号 

这一年,郑渊洁30岁。他实现了“三十而立”的誓言。

 

5

图5 《童话大王》创刊时的郑渊洁 

跟出版方签合同时,郑渊洁给自己设置了一颗炸弹,搞不好将“身败名裂”。郑渊洁要的不是稿费,而是版税。发行量20万册以下拿6%,20万到40万8%,40万到60万10%,100万以上拿15%。100万,在1985年简直是一个信口开河的天文数字,出版方像看着一个“疯子”一样,跟郑渊洁签了协议。

100万册,在《童话大王》发行的第二年就实现了。到今天,《童话大王》这本小小的杂志发行量已经累计超过2亿册。

 

6

图6 各个时期的《童话大王》

我问郑渊洁,那个年代很少有作家知道版税的概念,你是怎么想到的?他说是从美国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的一个采访中得知的,采访中说斯蒂芬·金拿15%的天价版税。“当时觉得版税特科学,写得不好,连稿费都拿不到,写得好,我就等于入了股,我拿得多,出版方拿得更多。”

从1978年写下第一篇童话故事,郑渊洁已经写了近40年。花甲之年,他这样回望自己的决定:“我1978年开始写童话的时候,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相差就十几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是不可能出现一本只刊登一个人作品的杂志的。”

今年,郑渊洁开讲《人生十堂课》,其中重要的一堂课就是“如何做决定”。郑渊洁说:“人生的路不能拿腿走,一定要倒过来,头朝下用脑子走,一定要想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当年写字台前的那三个“大问号”鞭策了他一生。

“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出过一个作文题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郑渊洁改了题目,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老师的训斥,激怒了郑渊洁的自尊,他在老师面前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嘭”一声,从那一刻,那只鸟儿就自由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郑渊洁却是一只坚持早起了32年的“鸟儿”。

郑渊洁每天清晨4点半写作到6点半,每天两小时、几千字, 32年,总计写了近2000万字,出版311本童书,拥有705个IP。

 

7

图7 郑亚旗对“郑渊洁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回答

坐拥646万微博粉丝的郑渊洁,每天清晨4点多钟,都会发送“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微博话题。他像是个老顽童,跟这个世界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

 

8

老顽童幽默起来,简直是“要命”。两年前,郑渊洁体重96公斤,血压180。60岁生日的时候,运营“郑渊洁童话IP”的郑亚旗对他说,公司融资到B轮了,快上市了,投资人有个要求,他们希望做长线。“我问儿子什么叫长线,儿子说就是希望我长寿。《著作权法》有规定,作者离世后50年,著作权就进入公有领域了。”

为此,注重契约精神的父子俩签了份合同。郑渊洁摸索了两个月,给自己制定了减肥餐,坚持“过午不食”。7个月过后,他的体重降到78公斤,血压降到110。“健康一定要自己说了算。从这件事你就知道我怎么可以一个人写一本杂志一写就是32年”,郑渊洁说。

 

9

图9 “郑氏蔬菜饭”

坚持和勤奋也让郑渊洁实现了财富的累积。从2008年起,郑渊洁一直名列中国作家富豪榜三甲,2009年、2012年、2017年先后3次问鼎榜首。

在上世纪80年代,郑渊洁就是极有版权和理财意识的作家。1986年,当人们还在谈论“冰箱、彩电、洗衣机”结婚三大件的时候,郑渊洁一个月已经拥有3万块的收入,并且买了当时北京市第100辆私家车。他说,在35岁的时候,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郑渊洁的财富真正有了跨越式增长,是在2005年之后。

在2005年之前,郑渊洁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参加奖项评选,他认为只有读者能够评判自己的作品。2005年之后,儿子郑亚旗成立文化公司,专门经营郑渊洁的童话品牌。在儿子的打造下,郑渊洁的作品销量大增,逐渐延伸出漫画、动画片、舞台剧、影视剧、网游等各种形式的衍生收入。2011年,郑渊洁在微博上贴过一张纳税单:2011年4月18日,郑渊洁交税高达571428.57元。“这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10

2017年初,郑渊洁85岁的父亲郑洪升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他在北京房价1400元时买了10套房》的文章。文章中说,上世纪80年代,郑渊洁每天收到的读者来信数以千计,多到家里放不下,郑渊洁坚持说:“这些信绝对不能处理掉,一是小读者信任我;二是给我写信的小读者会有未来的大科学家、大作家、国家领导人,我珍藏着这些信,将来可以拍卖呀。”郑渊洁决定买房子,专门存放成麻袋的信件,当时北京的房价是每平米1400元,他买了10套房子。

 

11

坊间大众一直津津乐道,北京10座房产的增值,郑渊洁很纳闷:“为什么没人看到这些信的价值?这些信放在这,就是一个强大的气场,支持我创作,护佑我的作品一直有读者喜欢。对于我来说,房子永远是赔钱的,我不会卖,也不会出租。只把眼光盯在房价上,是不会住上好房子的,要把眼光放在做事靠谱、敬业上。”

他打算将来在这些房子里办一个“读者来信博物馆”,郑渊洁暗自思量:“那些70、80、90后的孩子们,在这里找到自己十几二十年前写的信,是件多么惊喜的事。”

 

12

图12 郑渊洁收到的读者来信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写过的作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他说不是鼓吹“懒惰有理”,而是不能让所有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按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去走人生的路。对每一个孩子来说,“早起”不是唯一的办法。

 

14

图13 2013年11月到2016年1月,郑渊洁用毛笔完成了37万字的长篇作品《魔鬼号列车》

“把孩子的好奇心留到30岁”

郑渊洁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不仅是一个儿童文学帝国,一个成功的商业领袖,还是一个敢于对体制教育说不的“英雄”。然而,读着他的童话成长起来的70、80、90三代,却鲜有人追随他的脚步。北上广更多的年轻父母还是在为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中产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而焦虑。

郑渊洁说:“留住孩子的什么,比让孩子获得什么更重要,比如好奇心和想象力。”

前些年,比尔•盖茨的父亲写了一本成长教育书《盖茨是这样培养的》,中文版请郑渊洁写序言。郑渊洁把书看了两遍,有一句话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盖茨的爸爸说,“作为父母,如果能把孩子的好奇心留到30岁,您就可以成为成功人士的父母了。”

许多家长非但错失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反而急于给孩子灌输知识,损耗了孩子的好奇心。郑渊洁用毕加索的一句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我在十几岁时就能画得像个古代大师,但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

“可能因为我上学少,推理能力薄弱,好奇心和想象力就格外丰富。”在最新一期6月号的《童话大王》中,郑渊洁写了一个故事,叫《一棵树上百花齐放》,讲的是一棵可以开出桃花、樱花、百合各种各样花的树。他举了一个例子,孩子小时候看到帽子,会说这是农民伯伯种的树上长出来的,可是老师和家长非要告诉他这是纺织品,是生产线上做出来的。

 

14

郑渊洁培养了正统小学毕业、“自家私塾”中学毕业、当上CEO的儿子郑亚旗,还培养了偏偏爱上学、成为学霸、被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6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的女儿郑亚飞。他为儿子写了10部郑氏教育故事体家庭教材,从女儿上小学第一天起,他就为女儿写教育日记,一直写到女儿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毕业。

 

15

图15 郑渊洁为儿子编写的教材

现在,郑渊洁又成了4岁孙女的玩伴,每天除了看书、写作、看戏、看电视剧,就是带孙女。

 

16

图16 郑渊洁写给孙女的信

采访当天,他带来了小孙女,一起体验了北京地铁“早高峰”。郑渊洁说孙女很兴奋,“这都是我设计好的”,这一下,孙女就知道了什么是“高峰”,什么是“记者”。

这个“六·一”,他给孙女准备了玩具,还打算送她一个本子。“她老见我在本子上写字,自己就在本子上涂涂画画。”他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身教。我对家庭教育有一个理解,作为父母,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教育不是管理,教育是示范和引导。我要让孩子看我怎样用一支笔,将一穷二白的家变得富有。”

 

17

图17 郑渊洁和父亲一起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

人物工作室的话

再过半个月,郑渊洁就要过62岁的生日了。

他的童话已经陪伴了两代读者的成长,他说自己也开始被小读者们唤作“郑爷爷”了。

他很早就开始写博客,发微博,最近又开始玩直播,他说,都是儿子教我的。郑渊洁85岁的老父亲也在玩微博、写微信公众号。

对世界的好奇,是一生的事!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祝所有的小朋友们,健康快乐成长!

祝所有的大朋友们,永远像个孩子一样去探险!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物工作室 张珊珊实习生程龙对本文亦有贡献

0

一周热门